
碧海摘编自《 绵阳日报》
本报讯 为培育江油工业新的增长点,充分释放冶金产业的产品、装备、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江油全力打造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目前,机械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江油的六大产业之一,全市拥有机械企业26家,其中规模企业15家,今年前6个月,实现产值8亿元。
在实施工业强市过程中,江油市委、市政府认真分析江油工业面临的形势,认为江油有做大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以攀长钢为主的冶金产业和与之紧密配套的金属压延加工产业,为做大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提供了门类较齐的原材料基础;以川矿集团、黄龙制造为首的机械企业,为做大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提供了能力和技术基础;一批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做大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提供了人才、设备基础。
为此,江油制定了产业规划,力争到2011年全市机械加工总产值达到50亿元。抓住重化工业对装备制造需求强劲的市场机遇,发挥冶金产业的产品、装备、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依托川矿集团、黄龙制造等龙头企业,建立机械产业园,引进、聚集配套和关联企业,培育矿山机械、建材机械、化工机械、石油机械、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为了壮大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江油积极支持川矿集团新上矿山、建材机械设备生产线和石油、化工生产线,发展机械制造外协件加工配套企业;支持黄龙提高大功率HL系列破碎机产量,新增化工原料、生活垃圾粉碎设备生产线和机械化耐磨合金生产线;支持中恒特钢新上汽车零部件精加工生产线以及六合汽轮机万吨级特钢锻材生产线等。同时,大力打造川矿配套产业园,发挥川矿科研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品牌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
为强力推进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江油落实了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市级领导和部门认真研究产业发展措施,解决企业做强做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国土、建设部门搞好土地修编,为产业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供电、供水、供气部门制定了完善的方案,保证水电气的正常需求;经济商务、发改部门派人入驻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市场营销、产权交易、投资融资、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人才培训、对外合作、展览展销和法律咨询等服务。
(记者 廖伯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