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油“黄龙” 逆势“升腾”
“5.12”特大地震给江油市黄龙破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造成巨大损失,公司机加车间11米高、80米长的北墙和13米高、15米长的西墙以及紧挨着的长80米、高3米的车库全部倒塌;旧办公大楼部份办公室、配电室等设施严重倾斜、移位和断裂,坍塌的建筑垃圾覆盖在机加车间的设备上,使部份设备严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多万元。
地震过后的第三天,黄龙制造就组织成立了由李寿海总经理为总指挥的排险抢修队。抢险队在余震中开始了探损查险,生产自救。
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减少损失,李寿海总经理领着排险队一直活跃在公司的废墟中,组织员工排除厂房危险物、清理机加厂房及车库的坍塌物、维修公司供电和供水设施。余震还在继续,震松的砖头、折断的横梁岌岌可危,随时可能掉落下来,险情随处可见,李寿海总经理凭着自已过人的勇气和魄力,亲自爬上三层楼高的厂房顶梁,探查摇摇欲坠的危墙。在他的感召下,100余名员工有的纷纷拿起简陋的工具,有的就凭着一双手一点一点地搬运清理废墟。在烈日的炙烤下,酷热让人的呼吸都特别粗重,人们的汗水和着漫天飞舞的尘土一起滴到地上。但谁也顾不了这些,只是一趟趟地往返于废墟和拖拉机之间,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念头:尽可能为恢复生产早日清理出一条通道来。没有其它机械设施,硬是人拉肩扛,把一块块钢筋、混疑土装上车拖出了厂区,共清理搬运坍塌的混凝土碴200多吨,仅用三天时间就打通了整个机加厂房外围通道。
道路畅通后,李寿海总经理紧接着组织召开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会议,会议邀请了机加厂房的设计人,制订了厂房的加固方案,并组织一支精干小组,由李寿海总经理亲自指挥对机加厂房进行全方位的排险和全面加固。一切工作按计划有序地进行着,经过四天的抢修排险,加固厂房近2000平方米,修复设备35台(套),砌修围墙200余米,除部装厂房尚未完全修复和两台车床无法正常运转外,仅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公司各部门均已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其生产能力已恢复到灾前的近90%。
在李寿海总经理临危不乱的精心组织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尽管公司损失极其严重和收留3000多灾民,但无一例人员伤亡和疫情发生,充分展示了不屈的黄龙人不等不靠,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不畏灾难的坚强意志。
大地震使公司的生产一度陷入瘫痪,而几十家单位的工程建设还在等待黄龙制造的产品生产,虽然很多用户单位来电来函最多的是关心公司的受灾情况,但李寿海总经理深知公司产品的延迟交货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损失,他说:“不能因为我们受灾,而让全国各地的用户跟着受灾;不能因为我们受灾,而影响客户的工程建设,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加班加点的组织生产,满足客户的需要”。在李寿海总经理的带领下,公司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并组织精兵强将在总装厂房(钢结构厂房)中,对在制品进行后续加工生产。
为了尽快交付产品,以李寿海总经理为首的黄龙人始终坚持在生产现场第一线,每天工作15—16个小时,哪里工作最艰苦,哪里就有李寿海总经理的身影,他不仅仅是现场指挥,还经常亲自动手,包括为高处作业的工人送矿泉水,极大地鼓舞了人们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决心。5月17日下午,地震后第一批产品(山东沂源二台4PG设备)生产完毕,5月18日满载二辆重型卡车的产品发运出厂。三天后,当运送产品的卡车驶入山东沂源能源热电公司大门时,公司老总亲自到大门迎接,对黄龙制造公司在灾后能迅速恢复生产,送货上门,诚信经营,给予了高度赞扬,该公司的很多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要捐款捐物,支援四川灾区。
震后短短几天时间里,公司就生产和发运出了产品,这不仅极大地激励了公司广大员工,更是向客户、向全国的市场展示黄龙人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显示出黄龙人战胜地震灾害强大的信心和决心。震后,黄龙制造不仅没有丢掉市场,反而让客户看到了黄龙公司“客户至上,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2008年,公司销售收入近亿元。
文章来源:绵阳市委宣传部 相关链接: